《旅游任你谈》第6期|旅游业的长期主义
转自:旅游百人会

《旅游任你谈》直播栏目简介:
《旅游任你谈》是定位于旅游行业高端对话访谈类的直播栏目,对标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凤凰卫视《问答神州》栏目和新东方直播《与辉同行》栏目,由中国旅游协会特约专家、多省市文旅智库专家、旅游百人会创始人任国才担任主持人,一对一对话访谈全国重点文旅厅/局长、旅游重点县市书记/市长/部长、旅游领军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旅游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旅游学院院长/教授等旅游业界高端嘉宾,分享最前沿的行业洞见,输出最真实的实践心得,传播最新颖的思想观点。

主持人任国才、嘉宾吉小冬
任国才:
吉会长,您好。感谢您来到《旅游任你谈》直播间。今天对话的主题是“旅游业的长期主义”。讲到旅游长期主义,离不开对旅游业现状的研究。2024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GDP增速达到5%,前几天,国家文旅部也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国内出游人次27.25亿,同比增长14.3%;国内游客出游总消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上半年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是从人均消费指标来看,2024年元旦、春节再到“五一”假期,旅游人均消费出现“三连跌”。我在上半年全国各地的考察调研中,很多业界同仁跟我反映,2024年上半年旅游市场“消费降级”明显,很多旅游目的地“旺丁不旺财”。请问吉会长,您对2024年上半年旅游业整体形势有什么看法?吉小冬:从全国大数据来看,整体旅游业是增长的。然而,从商会会员企业的情况来看,有些企业在过去四年表现良好,例如俞锦方会长在湖州的长颈鹿庄园,即便在2020年疫情期间也是一房难求。然而,整体来看,过去几年旅游业出现极大的不确定性,许多文旅企业受到较大的打击。2023-2024年,旅游业进入恢复阶段,旅游企业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这类似于病人康复需要调养,企业的恢复速度取决于其自身的实力和市场状况。
过去四年行业面临很大冲击,有些企业仍然火爆,而有些企业却非常惨淡,这与企业的长期主义态度密切相关。俞锦方会长的长颈鹿庄园之所以能在行业低迷期依然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多年在云南投资动物园的经验。他在动物养殖和管理方面的长期积累,使得他能够开发出与众不同的动物旅游体验项目吸引家庭游客。相比之下,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积累。企业要想在市场中长盛不衰,需要具备长期主义的态度,持续深耕某一领域,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当前消费降级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需要适应这种变化,通过降低消费单价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增加总收益。要精准找到目标客户群体,并不断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以我自己投资开发的大理石门关景区为例,今年六、七月份的业绩非常好,这是因为提前在疗休养市场上布局和发力,除了不断提高酒店硬件水平外,持续强化服务品质,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疗休养客人的满意度,从而提升口碑增加回头客,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通过在软硬件方面的努力,今年六、七月份的业绩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因此,我对下半年的企业发展持乐观态度,并希望给全行业的企业鼓劲加油:“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有信心,才能抓住机会,实现持续发展。”
我们在打造特色核桃产品和古树庄园以及带动村民致富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我们意识到仅有丰富的核桃资源不足以占有市场,首先必须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高品质,同时,通过精深加工来增加产品品质,通过品牌建设提升附加值。通过核桃的精深加工和品牌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帮助当地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
大理州云上村庄是我们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项目,这个村庄拥有很多千年古核桃树。通过与村民合作,利用这些古树资源,打造高品质的核桃产品。然后经过精心的规划和设计,将村庄打造成一个四季花园,像欧洲的乡村一样漂亮。通过打造美丽乡村和高质量的休闲度假产品,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收入增加,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首先,旅游业的好坏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旅游已成为家庭和个人的必需消费品。企业需要找到适合的消费群体,这是我们下半年需要不断总结和努力探索的方向。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希望在会员企业之间不断交流,彼此带动,让中小微民营企业健康成长。要我们找到精准的目标,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相信旅游企业,尤其是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的会员企业,能够在不确定的经济形势中生存、成长和进步。
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基础,投资文旅的企业走得更顺利更稳健,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普遍存在投资环境不佳的问题。各地政府如果把旅游业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应该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真正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需要把自己的产品做成品牌,有品质有品牌的好产品,消费者才会买单。
作为企业,我们要抬头看路,多学习研究政策文件。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内涵需要认真理解和解读,这样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方向、吃下定心丸。同时,少抱怨、少生气、少悲观,依靠自己的自力更生以及行业的团结互助,我们才能够实现长远发展和共同成长。
第一座迪士尼乐园于1955年在美国洛杉矶开业,至今已经有将近70年历史,依然长盛不衰。而我们很多所谓“网红”打卡点、景点、小镇,往往火了一两年就销声匿迹了。对于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您有何评价?
我和孩子们经常去迪士尼乐园游玩。作为从事旅游业的从业者,我在每次游玩中都会观察和思考迪士尼如何创造出这么好的业绩。除了巴黎的迪士尼乐园外,我几乎跑遍了全球的迪士尼乐园。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度假区是全球6座迪士尼乐园中最大的,我们在那里玩了五天,每天早出晚归,我们的乐园内部的消费远远超过了门票的价格。
迪士尼的成功在于其持续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我有幸认识了迪斯尼公司董事局主席、宝洁公司前董事长John Pepper,他非常重视创新,在他的领导下,迪士尼实现了稳健和持续的发展。迪士尼对产品的更新换代能力是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他们每年淘汰市场需求较低的两到三个产品,并用新的产品取而代之。通过数据统计和游客调查,他们确保产品始终符合市场需求。这种不断更新和创新的能力,正是迪士尼长期成功的关键。在高科技时代,尤其是未来AI技术的发展,旅游产品和体验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必须不断创新,跟上科技的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迪士尼的理念是“建不完的迪士尼”,产品不断追求更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迪士尼乐园的收入并不仅仅依靠门票收入,他们的内部消费也是收入的重要来源。作为旅游企业,我们应该借鉴迪士尼的思维方式,尽管具体的操作可能无法完全照搬,但经营理念和发展思维方式是可以学习的。自我反思和不断改进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因为现有的成绩而自满。迪士尼在全球各地的乐园中都注重细节管理,甚至连厕所的水都可以直接饮用,这种精细化的管理值得我们学习。
过分追求短期效应是不可取的。迪士尼乐园在项目启动前,都要进行了大量的市场研究、经济研究和消费者研究,确保项目的成功。好的作品是智慧的结晶,需要长期的投入和不断的创新。香港的海洋公园也是一个值得学习的例子。尽管面积小,但通过不断创新,海洋公园的经营水平甚至超过了香港迪士尼乐园。我们应该通过学习这些成功的案例,加强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互免签证政策,中国游客走出去、外国游客走进来越来越方便。从上半年的数据看,东南亚国家的入境旅游市场表现良好,泰国表现尤其突出。互免签证政策大大促进了入境和出境旅游。
自互免政策出台以来,泰国旅游市场表现非常好,上半年已有340多万中国游客入境,预计全年将达到800万。2019年中国游客去泰国的数量是1100多万人次。泰国之所以这么吸引中国游客,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泰国开放包容,游客感到特别放松;二是旅游价格便宜但服务质量高;三是泰国美食丰富且价格实惠,泰国的夜生活也非常热闹。中国游客为泰国贡献的旅游收入每年可以达到5万亿泰铢。
中国游客出境旅游很热,相比之下,入境旅游方面还需要更加努力。虽然已有免签政策,但我们需要更多地展示中国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服务,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但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还不够。例如,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我们不能仅仅把西安的旅游局限于兵马俑,而应该展示更多的文化和多元的社会。
在国际交流中,我们发现泰国在不断更新产品和服务,吸引不同国家的游客。泰国的服务水平在全亚洲是一流的,泰国的服务是“由内而外”的,是发自内心地希望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游客,服务好每一个游客。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要反思和改进。免签政策的开放意味着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
疫情几年,绝大多数中国游客不能出国,导致国内的旅游目的地繁荣火爆。疫情结束后,旅游市场反弹,但有钱人都跑到国外去旅游,为何国内旅游目的地留不住游客呢?
我认为,许多企业认为有钱人的钱好赚,却不明白他们真正需要的优质服务是什么。我们常常看到很多项目在硬件和管理上的低水平,令人感到难受。我个人认为,四川岷山集团的服务非常好,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他们依然坚持高质量的服务。石门关景区的园林我专门邀请了国际景观园林大师小林治人设计,设计完之后我专门出资安排优秀员工到日本参观学习。只有走出去考察,向高手学习,员工才能理解高标准和高品质的重要性。
长期主义是我的信念,建好的产品要不过时,能够长期被消费者喜爱。国内有不少文旅大投资项目,尽量投资额不少,但产品建设缺乏高标准,后期服务缺乏高品质,这类产品缺乏吸引力,也没有竞争力。我们应该反思和总结,学习成功的旅游项目如何抓住游客的心,如桂林club med项目的成功,得益于前期的高品质追求。
在我看来,日本旅游业的成功在于其对舒适度的极致追求。他们不追求奢华,但会把舒适度做到极致,给游客带来最大的快乐。旅游业需要为游客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高品质体验,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我们的目标是把今天的项目努力做成明天的遗产。精雕细琢,把项目做成精品,并传承下去,这需要我们在规划和建设中追求高标准和高品质。学习日本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我们中国旅游业界人士来说非常重要。
在我看来,品质是服务的核心。通过在日本和泰国的旅行,我深刻体会到两个方面的不同:日本对品质的坚持和泰国从内而外散发的真诚服务。日本的产品,尽管有时价格昂贵,但其高品质总是让人愿意购买,甚至愿意多买一些送给家人。这种品质使产品本身产生了吸引力。反观一些旅游地,购物街上全是地摊货,缺乏品质,让人没有买的欲望,即使买了马上就后悔。
中国有14亿人口,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基础稳固,总体上仍在向好发展。因此,旅游企业不需要过分焦虑,而是要摆正心态,对国家和行业有信心,认真思考消费者需要什么,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海南的情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春节期间,海南的酒店价格暴涨,主要是因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这并不是坏事,高价带来了高质量的服务。莫干山裸心谷的房价很高,但高价提供优质服务,消费者并不觉得贵,因为他们觉得物有所值。值与不值,贵与便宜,取决于能否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高品质的服务让消费者感到舒适和放松。泰国的服务从问候开始,充满善意和真诚,让每一个去泰国旅游的客人都感到温暖和放松。日本则通过极致的舒适度和高品质的产品吸引消费者,让人愿意多次光顾。对于收入较高的消费者来说,高价并不是问题,只要他们觉得值得,就愿意消费。
中国旅游市场庞大,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提供符合市场预期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贵和便宜是相对的,贵的东西如果能带来高价值,消费者就会觉得值得。
任国才:感谢吉会长为网友带来满满的干货。接近直播的尾声,关于旅游业的长期主义,请吉会长做了总结。
个
在旅游业的长期发展中,我坚信必须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正确的方向,战术可以调整,但战略目标和方向不能轻易改变。在自然景观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注重用人文景观来弥补,特别关注建筑和美食等元素,以提升旅游地的吸引力。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提升附加值,例如通过创新烹饪方法来提升当地食材的价值。
在遇到困难时,一方面要坚持初心和战略方向,像黄山松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行业变化和经济社会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在特殊情况下果断调整战术,以确保长期目标的实现。作为旅游企业,我赋予项目、员工和企业以爱和责任感,把对项目和员工的关爱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坚持长期主义的态度,相信方向是对的并且艰苦奋斗,不轻易被短期利益和市场波动所影响。通过这些努力,我相信旅游企业可以在长期内建立稳健的发展基础,实现可持续的成功。


旅游百人会 联系方式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转自旅游百人会,不代表本会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