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人出游,暑期文旅再上“新”
转自巅峰智业

逛网红景点、品特色美食、购精美商品……今年暑期,主客共享、业态多元的休闲度假游成为市场热点。各地旅游休闲街区、旅游度假区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打造消费场景、提升服务质量,成为人们消暑度假的热门之选。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预测,这个暑期是过去5年来最热的暑期,预计6月至8月三个月国内旅游人数达18.54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8.1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万亿元。这不单单是疫情后出游情绪的释放,更有文旅融合不断向下深挖的推动。

金沙滩海水浴场

聚焦“新”趋势
打造暑期消费爆点
当前,旅游消费正从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各地聚焦新趋势,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新业态,音乐节、露营节等一批暑期市场消费“爆点”不断涌现。
7月以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张北草原音乐季”精彩举办,近70组乐队为乐迷们带来一场场音乐盛宴。据统计,音乐季吸引游客约2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左右。活动期间,张北县挖潜宾馆、酒店等接待能力,同步开展特色菜单评定、餐饮单位评星定级等活动,激发了市场主体内生动力。
围绕音乐节、露营节、美食节及体育赛事四大热门主题,近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还联合张家口、承德两地政府启动首届“中国坝上草原欢乐季”,推出30场重点活动,促进了全省旅游市场全面振兴。

今年暑期,浙江省以迎亚运“缤纷夏日 浙里好玩”为主题,启动2023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夏季),设“惠游浙里”“畅游浙里”“艺游浙里”“潮游浙里”四大板块,涵盖舟山“献给岛的歌”小岛音乐会、“百县千碗·甬菜百碗”进宁波亚运村等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6月至9月,浙江预计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600余场,推出文旅消费补贴、景区门票减免等惠民举措百余项。
为应对文旅市场新变化,山西抢抓暑期“黄金季”,日前启动了2023“魅力山西·晋品惠享”旅游消费月,开展潮流音乐节、非遗文化节等多元活动,加大消费产品供给,丰富游客旅行体验。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宣推活动加持下,暑期以来,山西多个旅游景点、文博场馆人气火爆。运城市推出“大学生暑期免费游”活动,带动文旅市场“热”起来。大同市推出“古城也很潮”“盛世梦平城”等活动,点亮夜经济,注入烟火气。
休闲度假相关活动的火热反映了大众需求变化。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表示,游客的消费方式正向深度体验升级,休闲度假成为旅游消费的一种新趋势。今年暑假,各地活动持续上新,满足了游客休闲度假需求,进一步推动了休闲度假业态的发展。

陕西云城万荣县李家大院的游客

拓展“新”客群
产品触达不同圈层
今年暑期,演艺、避暑、研学等出行热点带动了客群的跨省流动。多地推出差异化产品,提供精细化服务,让更多游客留下来,让文旅品牌传开去。
湖北省抓住毕业季和暑假特殊时段,面向省内外游客重点推出红色旅游、中小学研学游、避暑游等长线旅游产品。以避暑游为例,恩施先后举办近30场“凉交会”,为各地游客订制避暑线路产品,当地48家文旅企业与客源地城市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入夏以来,恩施避暑旅游步入高峰,仅6月就接待游客101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19亿元。“华中屋脊”神农架每天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在研学游方面,湖北通过“省级示范、各地联动”方式,开展全省暑期研学旅行活动,涉及科普、文化等多个主题,带动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0倍。

恩施大峡谷研学
北京的研学旅行也格外火热,北京各个文博场馆、知名高校,总能见到一群群统一着装、背着小书包的中小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满怀兴奋与期待,感受不同主题研学旅程带来的乐趣。
在北京天文馆,几名学生参加了为期3天的“走进星空”研学活动。据介绍,在这里,不仅能听到专业人员的天文科普讲解,学生们还可以实地观测,在太阳观测站接触前沿太阳观测技术,用日珥镜观测太阳,在基地做天文手工、观看陨石标本,晚上还可以在黄花城水长城观测星空。
作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暑期出游高峰,人们出游意愿高涨。在我国多项政策支持研学旅行、义务教育“双减”的背景下,父母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暑假期间,让孩子“出门看世界”代替了补习班、兴趣班,研学旅游市场“水涨船高”。
2023年7月以来,同程旅行平台“研学”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03%。根据携程平台提供的数据,暑期预订游学、研学产品的人次同比增长近1倍,研学产品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北京游学、研学产品报名人次相较疫前增长198%。
关注“新”需求
持续增加优质供给
暑期,多地文博机构、热门景区等人气高涨,门票预约一票难求。攀升的热度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也促使公共场馆、文旅企业等创新手段、多措并举,持续增加优质供给,更好地满足大众多元消费需求。
近日,山东博物馆迎来暑期参观热潮。该馆馆长刘延常介绍,山东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设立“馆长讲解日”,形成涵盖导览、讲解、文创开发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矩阵,更好地满足游客多元需要。8月18日,山东博物馆还推出包括文博专家公益讲解等内容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开放3000人次预约名额,积极回应群众旺盛的参观需求。

山东博物馆副馆长王勇军为观众讲解
暑期以来,江苏南京成为旅游热点城市,博物馆的热度更是高居不下。数据显示,7月1日至30日,南京文博场馆接待游客总量达114.21万人次,同比2022年同期上涨119.13%。伴随着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参观预约难、黄牛横行等诸多问题接踵而至,南京博物院等热门场馆更是一票难求,还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就如何能预约上南京博物院求网友支招。
如何看待新需求下旅游市场诸如预约难、抢票难等问题?或将为接下来的国庆假期提供哪些启示?对此,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王德刚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理顺供需关系、缓解供需矛盾。
比如,业界应构建更加符合旅游消费习惯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服务机制,如延长预约开放时间、实行旅行社团队与散客分类预约等,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同时,各级政府、文旅主管部门也要发挥政策驱动力,引导激励文旅企业等创新产品和服务,实现以高质量供给拉动消费、促进增长。

暑假期间青城山的游客
目前,全国多地博物馆加入了“取消‘周一闭馆’”的行列:7月31日起,浙江杭州调整全市52家市属国有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实行分类错时开放。调整后,杭州有28家博物馆周一开放参观;北京46家博物馆在暑期(8月18日至8月31日)取消“周一闭馆”政策,每天对观众开放。
暑期热词盘点
典型夜游、避暑游:夏日清凉新选择
炎炎夏日,高温催生了避暑游市场繁荣。同程旅行数据显示,适宜玩水的海边和气候凉爽的草原是热门避暑目的地,威海、青岛、呼伦贝尔等城市暑期旅游热度环比上涨超200%。人少景美的小众海岛备受年轻游客关注,城市水乐园成为游客短途周边游热门之选。
面对高温,市民游客昼伏夜出,多地景区、游乐园等推出夜间专场活动,热门商圈夜娱、夜购潜力释放,各地夜间经济产品推陈出新,旅游消费体验持续升级。
研学游:性价比仍是出游重要参考
今年暑期,研学游相比以往受关注度更高。同程旅行数据显示,7月以来该平台“研学”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03%。在诸多研学游产品中,定制化、个性化趋向更加明显,精致小团等灵活性高的度假产品、分龄化设计的定制线路等很受亲子游客关注,但产品性价比仍是影响游客选择的重要因素。
博物馆热:更突出创意与体验
7月中旬以来,众多热门博物馆呈现一票难求现象。各地博物馆盘活文物资源,策划推出特色展陈和社教活动,开发VR、AR体验场景等,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同时,通过推出延时开放等举措,破解供需矛盾,提升大众游览的获得感。
音乐演出:制造爆款目的地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7月至8月,全国有超百场演唱会、音乐节举行,跨城观演成为主要消费趋势,更多二、三线城市成为大型演出项目承载地。“演出热”还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多个领域消费增长,释放了“乘数效应”。另外,今年暑期,话剧、音乐剧等多种门类演出市场百花齐放,供需两旺成为业内共识;一批旅游演艺项目通过打造沉浸式业态,成为推动景区提质和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City Walk:“漫游”触摸城市肌理
City Walk,意为城市漫步,近来在社交网络上持续火爆,成为年轻人推崇的一种出游模式。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今年6月马蜂窝站内City Walk热度环比上月上涨121%。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7月平台City Walk相关旅游搜索热度上涨108%。
户外露营:体验“野”而有“趣”
闻清风、观星海、品美食……这个暑假,在山间或海边扎一顶帐篷,感受亲子休闲时光,抑或晚间来一场篝火晚会、烧烤盛宴,成为许多游客的出游选择。除一些露营地引入咖啡、烘焙、艺术展打造休闲新空间外,融入村BA、趣味运动会等新玩法的乡间野奢体验也深受游客欢迎。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转自巅峰智业,不代表本会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