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旅新场景激发“夜能量” 引爆夜间文旅消费“夜动力”
让夜色化身文旅消费新场景
11月21日晚上,第十二届广州国际灯光节正式拉开帷幕,总计25组光影艺术作品亮相开幕式,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预约入场体验。这场“人造节”,再次通过灯光、LED、镭射、视频影像、场景布置等多种形式,运用大型光影舞台装置、3D成像、全息投影、AR等先进技术,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持续10天的沉浸式灯光盛宴。而作为世界三大灯光节之一,广州国际灯光节累计观展人数已近亿人次,成为广州的一张亮丽城市名片。
繁华夜景既是国际大都市的特色,也是都市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灯光是打开夜间经济的一道重要切口,而灯光结合地势、河流、建筑等城市独特风貌,形成了可沉浸、可体验的文旅新场景。重庆近年来迅速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之一,与其独特夜景密不可分,其中洪崖洞最为著名。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洪崖洞接待游客85万人次,平均每天多达12万人次。
广州同样拥有独特的夜景,其中首推珠江夜游和广州塔。作为借助珠江两岸建筑特色打造起来的夜景带,珠江夜游已经成为外地游客打卡广州必体验的项目之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国庆期间,珠江夜游开出567个航班,接待游客8.71万人次,同比增长47.06%。围绕珠江的夜间文旅打卡点,除了游船外,还有花城广场、广州塔、沙面等,而近两年开通的海心桥作为人行桥,更成为了市民游客欣赏广州夜景的好去处。
夜景不止于观赏,而让夜色化身为文旅消费新场景,广州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作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泰国曼谷有一类特殊景点深受游客欢迎,那便是天际线。曼谷拥有众多天际线餐厅、酒吧,每当热气消散,夜幕降临,登上天际线俯瞰城市夜色,是曼谷旅游最独特的体验之一。在广东吴川,天台餐吧也悄然兴起,成为了年轻人夜间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在广州,以俯瞰城市景观为特色的餐厅、酒吧,同样受欢迎,如柏悦酒店的悦吧、瑰丽酒店的大堂吧等,热门位置均需要提前预订。不过,以天际线为特色的消费新场景,广州整体上还未形成氛围。
夜间娱乐火爆吸引年轻人
“这次来广州,主要的目的是看演唱会,顺便玩两天。”搭乘高铁从长沙来到广州的林先生表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广州看演出,高铁往返也方便。今年以来,广东线下大型演唱会市场强势复苏。进入第四季度,从目前已公开演唱会行程的艺人数量来看,广州位居演唱会热门举办城市第一。马蜂窝一项报告显示,蓬勃发展的演唱会为目的地旅游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今年上半年超过30位明星在广州举办演唱会,助力广州登上热门演唱会城市榜首。
曾几何时,KTV是夜间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随着网络普及和聚会多样化,年轻人开始不再选择KTV,“卡拉OK”代表着“土”或是“中老年人才会去的地方”。“现在一年都去不了一次KTV,但是大大小小的演唱会、音乐节却参加了不少。”叶先生喜欢音乐,仅今年就抢了8场演唱会门票,甚至去了澳门看。他坦言,包括他身边的朋友在内,这几年消费需求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更喜欢身临其境感受演唱会那种热情。”
演唱会火爆的背后,是广州拥有丰富的演艺资源。广州有非常多的大型演出场馆,仅天河区就包含了广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海心沙亚运公园等三处,此外还有白云区的广州体育馆、黄埔区的广州宝能观致文化中心等。大型热门演唱会之外,小型、小众的演出,同样吸引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脱口秀、音乐剧、沉浸式戏剧等演出成为夜游的热门选择,如开心麻花推出《飞谎腾达》《同学会不会》《麻花脱口秀》等多部戏剧,多场演出门票被一抢而空。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更特别策划“沉浸式歌剧周”,连演8场原创沉浸式喜歌剧,其中6场《苹果之夜》平均售票率超九成,3场演出爆满。
除了文艺演出,主打酒吧文化的珠江琶堤等开放式的夜间娱乐场所,也是广州“夜能量”的聚集地。8月以来,美团上广州休闲玩乐的夜间消费规模占全天的比重超六成,晚8点-晚10点是夜间消费的高峰期。美团数据显示,8月以来,广州餐饮堂食的夜间订单量居全国第三,休闲玩乐、运动健身的夜间订单量全国第六,其中,广州Live House的夜间消费规模居全国第一,订单量同比增长300%,夜间露营订单量同比增长440%,展览订单量同比增长140%。夜间运动同样一片火热,美团数据显示,8月以来,广州球类运动的夜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50%,台球、攀岩、泰拳等潮流运动的夜间订单量翻倍增长。
景区夜游项目尚待“破圈”
夏天是夜间旅游最火爆的季节。面对高温,市民游客“昼伏夜出”,催生出夜间经济庞大需求。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今年暑假期间,“夜游”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180%,从古城西安到创新乐园,各地文旅市场都在创新,角力夜间消费大市场。陕西大唐不夜城是国内夜游最火爆的项目之一,公开信息显示,大唐不夜城日均客流30万人次,华清宫《长恨歌》一夜演三场可接待7500位观众,人气火爆。
广州景区夜游同样可圈可点。暑假期间,广州长隆大马戏每天上演两场,成为亲子游夜间消遣的好选择。今年7-8月期间,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引入了经典奥特曼IP,通过巡游、表演、互动打卡、趣味活动等方式,吸引众多经典奥迷入场参观,该馆联手美团推出的99元夜场门票,受到市民游客的欢迎。
不过,整体上景区夜游项目除了大唐不夜城等少数项目外,“出圈”的依然是少数,这也是城市夜游需要破解的难题。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教授李军指出,在夜间文旅消费之中,景区夜游存在感较弱主要有五方面的问题:
一是照明和安全问题,夜间参观可能会面临照明不足的问题,导致游客难以欣赏景点的美景或感到不安全,此外一些自然景区在夜间可能存在野生动物和犯罪行为的风险;
二是限制性开放时间,许多传统景区可能出于安全、保护或管理上的考虑,在夜间关闭景区;
三是缺乏特色的夜间娱乐项目,夜游景区如果缺乏吸引游客的特色活动或表演,可能会降低游客的兴趣,相比之下城市中的商业街区、餐饮和娱乐场所往往更具吸引力;
四是交通和服务设施不便,夜间的交通服务不如白天便利,加之可能缺乏夜间服务的餐饮和其他便利设施,这会影响游客的总体体验;
五是市场推广和宣传不足,一些景区的夜间游览项目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市场推广,无法吸引潜在游客。
夜间娱乐火爆吸引年轻人
如何请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夜间文旅消费的丰富程度,对游客是否过夜产生直接影响。李军指出,要“请远方的客人留下来”,必须要找准打造城市夜游的关键点。他认为,必须要创新夜游文旅活动、形成夜间文旅IP,系统梳理当地的文化渊源,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打造独特的夜游IP和不夜城概念,同时注重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发展。
李军表示,必须要使城市夜间活动与居住环境和谐相融。城市的夜间活动应适度控制光亮和声响,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和对环境的影响,“例如保持区域内光线的适度分布,倡导绿色和环保,控制造景或表演所用的油、气、火等,减少不必要的空气污染。”第三方面,要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夜游经济,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增强夜游市场的吸引力,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人流预测来优化旅游体验。“同时,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深入发展文旅产业,利用智能系统和高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和灯光表演等提升旅游演艺的表现形式,创造独特的游客体验和互动。”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夜间消费需求全面恢复、夜间旅游供给持续扩容,2023年1月-8月,游客月均夜间出游频次为3.27次,夜间出游意愿达95%。超七成游客夜间消费支出较2019有所增加,未来支付意愿强烈,近七成游客愿意为好产品增加更多支出。
“广州作为一线城市,在发展夜间文旅消费方面拥有独特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和条件,使其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李军表示,独特的粤文化、美食以及较为宜人的气候等,这些都是广州可以利用来增强其夜间文旅消费吸引力的因素。
文章来自南方日报,经全联旅游业商会文旅夜游专委会编辑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往期回顾】:
-
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盘活存量资源 创造增量场景 -
夜游项目遍地点亮,看各地如何营建夜间文旅消费新场景! -
重磅!十大夜游项目招标!谁能抓住夜经济蓝海? -
有序发展夜间经济 有效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
夜经济的魅力:一线城市夜间消费的特点与趋势 -
文旅夜游与数字智能科技助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
光影盛宴中体会世间百态,近期多个沉浸式光影展赏析! -
探索夜间文旅消费新趋势 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 -
点爆城市夜生活,夜间经济应如何高维绝杀? -
城市夜间经济培育消费新场景案例分析 -
深挖“夜经济”,越“夜”越美丽 -
夜间经济:唤醒城市文化的黑夜空间 -
国庆假期夜经济升温 近九成受访者感受到更多烟火气 -
绝美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美学的创新交融 -
文旅夜游专业委员会受邀出席“第十届世界旅游经济论坛” -
夜游经济发展对“博物馆夜游”的趋势导向作用分析 -
打造文旅夜游新形态:持续为夜经济增长发力 -
文化和旅游部确定40个全国旅游演艺精品项目 -
夜太美 游人醉 文旅夜游被“照亮”的意犹未尽 -
关于邀请参加第十届世界旅游经济论坛的函 -
沉浸式夜游:赋能城市夜间经济焕活创新 -
20个国家级沉浸式文旅案例,带你解锁文旅新玩法 -
沉浸式数字艺术馆爆火!细数展厅中创造超凡体验的多媒体技术 -
总传播量超5000万次! “2023中国文旅夜游大会” 备受媒体关注 -
山东省曲阜市委书记李丽到访全联旅游业商会文旅夜游专委会 -
《促进夜间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正式发布 -
2023中国文旅夜游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 -
凤凰卫视报道何超琼在“2023中国文旅夜游大会”上的致辞 -
热度暴涨的“沉浸式夜游” 能给旅游景区带来什么? -
全联旅游业商会文旅夜游专委会受邀赴临沂考察夜游项目
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转自文旅夜游专委会微信公众号,不代表本会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