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小冬:多维角色下的实干家本色

首页    商会要闻    商会活动    吉小冬:多维角色下的实干家本色

“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成果。民营企业不易,上规模民营企业更不易。所以,我想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按照中央要求,工作逐步下沉。一是要服务;二是要服务我们的会员;三是要服务好我们的会员。”

2021年4月9日,全联旅游业商会第三次会员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三届六次理事会议召开。全联旅游业商会副会长,大理漾濞苍山石门关旅游开发集团董事长吉小冬,正式当选全联旅游业商会会长并发表当选感言。其实,这并非吉小冬刚刚上任,拟任会长人选的批文在2020年1月15日就已正式下发了。没有想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世界的节奏。因此,去年一年来,吉小冬作为拟任会长,已经实际负责商会的具体工作,且面临的是突发疫情给商会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

作为会长的吉小冬

众所周知,疫情冲击之下,所有产业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旅游业尤其深受重创。吉小冬率领商会工作团队在2020年不停奔走,调研,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以及商会组织建设,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商会于2020年1月31日就向国家文旅部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主要阐述了疫情对行业的影响,目的是希望国家文旅部出台相关政策,对旅游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其中,呼吁金融机构帮助企业,短期内补充企业的流动资金,解决企业发工资难等问题,是吉小冬重点关注的部分。他说: “行业商会要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发挥行业的力量,把行业存在的问题,趋势方向,调研资料,积极地通过全国工商联传达到国家层面,国家在出台法规政策时,就更能够帮助行业的发展。” 从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的政策来看,很多都已经得到了落实,极大鼓舞了文旅企业的信心。

除了呼吁政策帮助,商会还联合抖音为中小文旅企业做免费的培训课程,课程包括专家解读文旅发展趋势,短视频的拍摄,制作,传播等。通过线上培训,让从业者了解自媒体宣传推广渠道,提高经营效率。这一活动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关注与欢迎。“我们都很感动,面对广大企业的强烈需求,帮助他们学习新技能,帮助他们在疫情中活下来,找到新的营销出路,这说明我们还是比较超前的。”

回顾过往,2002年全联旅游业商会正式成立,2003年吉小冬便加入了商会,可以说他与商会携手并肩走过了18年。综合这些年来的工作体悟,吉小冬坚定地说: “从商会发展的角度而言,我认为全联旅游业商会的重要职责有两项:其一就是要为会员企业多做事情,服务好会员企业;其二,要为行业树立形象,旅游行业要通过国际交往,国际合作树立中国形象,赢得世界的话语权。”

“2021年,商会将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继续以和平,绿色理念开展各项工作,把满足国内旅游需求和旅游产品创新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国家产业政策,服务产业高质量和健康发展,服务引导会员企业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提升服务能力,关注,关心,关切会员企业,打造品牌项目。” 吉小冬说。

作为企业家的吉小冬

去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就旅游行业而言,各地旅游部门,企业,景区已经重启旅游全面复苏计划。重启带来行业复苏,产业趋暖,然而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也给许多文旅企业带来很多焦虑,后疫情时代文旅企业如何发展,如何应对市场和环境变化,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无论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还是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业,都是重要抓手。近年来,乡村旅游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如 “同质化” “产业联动不足” “缺乏发展后劲” 等实质性瓶颈问题,面临着转型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挑战。

对此,吉小冬表示,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拉动。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把每一个乡村的准确定位和不同特色做出来,而不能简单地全部做成 “农家乐”,要看到 “农家乐” 也会带来环保上的问题。“小而精地结合当地的市场和经济发育规模做出小片区的项目,我认为是较好的振兴内容”。

“其次、还要从精神、文化、文明层面振兴”。原住民是本土文化的载体,和原住民一起带动社区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而不是只满足于个人的小调调,做个人的小生意,要考虑整体的发展.要出台好的政策、并正确引导、与经济利益挂钩、找好结合点。我们商会在西部做文旅20年,真正感受到要想做好项目,就要让老百姓赚到钱,要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吉小冬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阶段,国家提倡 “万企帮万村”,现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期,我们要 “万企兴万村”,广大的民营企业需要真正用心去做点事情,才能真正地助力振兴乡村。"

为此,吉小冬表示,对民营旅游业而言,现在政策很好,发展方向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全国工商联下属的各个商会引导民营企业要认认真真,站在国家,老百姓和自身企业的角度去全方位思考问题,带领民营企业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谈及文旅产业的现状,吉小冬说: “中国的文旅产业潜力还是很大的,但是总体而言,民营企业的实力还不够,市场对民营企业的关注也不够,金融行业的支持也不够……方方面面的因素使得民营文旅行业发展缓慢。广大的民营文旅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那么怎么才能快速发展起来?要有积极的引导,要有政策的支持。商会就是要帮助他们进一步成长起来,为国家作更多的贡献。”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文旅行业,同样面临着转型阶段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问题。

吉小冬提出,从文旅行业看高质量发展,还是要从拉动内需的角度,核心就是把文旅行业的产品做好。品质的提升是最基本的,产品做好了,实际也是把消费做出来了。他说,就全世界而言,旅游行业创造的GDP大概平均在11%。文旅消费是可持续消费,是人们生活中刚性需求的一部分。如果不做好的话,消费就上不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产品的品质要求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因此,“我们光知道它的重要性还不行,还需要行业的每个人都把客户的需求做好。我们做好旅游产品,也是为广大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消费中可以体会到生活的幸福。我觉得这是文旅行业需要坚持的。” 吉小冬说,“此外,高质量发展也包括行业的人才发展。我们要把行业中可供借鉴的方法总结出来,多举办一些培训学习,帮助弱小企业尽快成长起来。”

吉小冬以办好企业来落地他的想法。他创办的大理漾濞苍山石门关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在石门关景区开发建设中,秉持 “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精品” 的理念,邀请世界级景观设计大师小林治人为景区做设计规划,力求达到生态环保的极致呈现。“日本管这项专业技术叫生态应用工程学,就是在开发前一定要做生物资源的普查。每个地方都有其地域特色的多样性,在项目开展前就要把这些事情搞清楚,对实施保护性开发而言是有战略高度的。只有这样,项目才能做得绿色环保。” 吉小冬说.

通过开展大规模的生物多样性调查,邀请中科院等权威机构参与,苍山石门关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发现了《苍山植物志》里没有的14个植物新种。此外,苍山石门关景区还设置了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遗产体验区,让游客可以认识并体验到少数民族灿烂独特的非遗文化。

吉小冬的专注与执着,还体现在他的企业对农村建设的帮扶上。2015年开始,大理漾濞县光明村引入旅游开发企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在吉小冬的企业运营下,光明村建成云上四季花海,草坪咖啡馆等项目景点,发展了多样化的特色民宿,“农家乐”,带动本地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并实现增收。经地方推荐和专家审核,光明村通过了 “特色优势明显,服务设施完善,乡风民俗良好,品牌效应明显” 四个方面的考评,入选了农业农村部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公示名单。

作为跨界人的吉小冬

吉小冬生于1959年,祖籍湖南。他曾先后当过大学老师,从事过图书出版和电讯行业。1997年,他辞去职务来到云南,先后投资建设丽江牦牛坪旅游索道,大理苍山感通旅游索道等项目,创办了大理苍山感通旅游索道投资有限公司。后来又投身到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石门关的保护性开发项目,成立大理漾濞苍山石门关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此外,他还是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如今又由副转正,出任了全联旅游业商会会长。

经历成就了吉小冬这个典型的 “跨界人”。然而,无论他身历多少角色,却最终都落脚在 “文化” 二字上:他做教师和出版人,是在履行着传播文化的责任;他做企业家,是将风景与文化,旅行与文化结合;他做商会会长,更是参与倡导并力行了 “旅游就是和平” 这一理念,做着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的工作。

面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选择,吉小冬说: “人一生就这么几十年,阅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在于一生能真正做喜欢的事。为快乐而去工作,生活。别人给你的定位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做的事情是否真正喜欢。要为热爱的事付出,做企业也是一样的。”

确实如此,投身旅游业30余年,吉小冬应该是最早一批参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论及热爱,吉小冬对他的职业选择有着深刻的思考。“换行当也是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文旅行业可以做得很长久,一方面,文旅有文化的积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旅将成为国民生活的必需品。” 他说,“文旅开发非常有意思。当前绿色生态越来越被重视,我们也希望在企业发展中把自己的项目做成保护性开发的典范,这要求做企业的人首先要懂什么叫好生态。”

在大理做旅游20余年,吉小冬可以说已经是个地道的 “大理人”,谈及大理的发展,吉小冬更是带着深厚的感情娓娓道来: “大理是我们国家气候条件,历史文化条件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大理是中国的大理,也是世界的大理。需要很多扎扎实实,实实在在,而不光是会说的人去发展它。现在大理有很多文化人去定居,还有一些人做民宿,这很好,但要形成产业,要靠产业振兴。” 他说,“真正能拉动一个地方发展的,还是产业。大理不缺文化,也不缺文人,缺的是实干家。我们应当把先进的理念和好项目引进去,做出一流的产业来,大理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2021年5月6日 09:10
收藏
浏览量:0